
這幾年備受關注的環境議題應該是「PM 2.5」和空氣污染問題,至少在台灣經常看到討論核電存廢問題、火力發電和節能減碳,尤其從窗戶看出去城市霧濛濛的就更有感,大家也逐漸習慣在空氣品質不良時配戴口罩出門,不過台灣汽機車數量過多,可能也是空氣品質惡化的主因。我每天都會查詢一下今日的空氣品質指數,無論手機或網路上都有不少應用程式或服務可以更新空氣資訊。
免費資源指南,每日網路資訊與科技新知
這幾年備受關注的環境議題應該是「PM 2.5」和空氣污染問題,至少在台灣經常看到討論核電存廢問題、火力發電和節能減碳,尤其從窗戶看出去城市霧濛濛的就更有感,大家也逐漸習慣在空氣品質不良時配戴口罩出門,不過台灣汽機車數量過多,可能也是空氣品質惡化的主因。我每天都會查詢一下今日的空氣品質指數,無論手機或網路上都有不少應用程式或服務可以更新空氣資訊。
在 LINE 群組和 Facebook 很常看到長輩轉貼內容農場文,這些聳動標題、插圖的文章多半與事實有所出入,或者這麼說,吸引點擊進入卻無法獲取正確的資訊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如果轉貼散播出去也間接成為傳遞錯誤知識的幫兇,那麼要如何判斷一個網址是不是值得信任呢?之前有寫過「封鎖內容農場」和「終結內容農場」外掛程式,安裝後就能在瀏覽器端為你把關。
如果有注意台電公司寄來的電費帳單收據,會發現計費內容中有一條「節電獎勵」,這是什麼呢?簡單來說,若你當期用電量相較於去年同期來得少,為了獎勵使用者對於環境保護所做的努力,會將節省的電力度數轉換為獎勵金方式直接反映於電費帳單,假如將燈具更換為更省電的 LED,或汰換掉較為老舊、耗電的電器,那麼在電費上就會相當有感。
每次去生鮮超市或市場購買水果前,總會問一下家中長輩,現在這季節什麼蔬果「著時」?因為當令蔬果通常產量較大、價格相對來說也較便宜,而且有一說是若照著時令吃水果更有助於健康。不過對年輕一輩來說,可能很難馬上說出當季盛產的蔬果,除非有常看新聞或追蹤蔬果時價變化,或者直接到超市找擺在最外面、價格最漂亮的可能也就是當令蔬果,如果怕買了被貴到,可考慮透過應用程式來查詢一下當前的蔬菜水果價格。
印象中每到週末放假特別容易感冒,但很多診所週六可能只看半天、週日大多都休息,對大人來說忍到週一上班沒什麼問題,不行的話就先去藥局買藥備用,假如是小朋友狀況就會比較多。記得我小時候很常感冒,幾乎都沒有可以假日營業的診所(尤其又住在不是很熱鬧的小地方),但後來發現週末看診的診所醫院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隨著網路上找得到的旅遊資訊越來越豐富,近幾年出國自助旅行變得很稀鬆平常,無論是鄰近台灣的日本、韓國或香港、東南亞,遠一點到北美洲歐洲等國家都時有所聞。另一方面在兌換外幣也變得更容易,只要在電腦前動動手指,透過網路銀行來換其他國家貨幣。許多人在規劃出國時會先找個漂亮的匯率兌換旅行開支,雖然省下來不一定多,但對斤斤計較的自助旅行者來說不無小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