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dge 瀏覽器去年推出後獲得非常好的評價,現今市占率不斷提升,一年後已快成為第三大瀏覽器(第一名 Google Chrome,第二名則是 Safari),即使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核心,卻比 Google 瀏覽器還要輕巧,而且使用時也不會有太過耗費系統資源的情形。更重要的是 Edge 瀏覽器可直接下載安裝 Chrome 擴充功能,如果要轉換瀏覽器就能很無痛轉移,對於 Google Chrome 來說最大特色是有很多很好用的外掛,既然可以相容於 Edge 瀏覽器就沒有不試試看的理由。
分頁
小技巧:讓 Safari 開新分頁自動顯示在最後方,更接近 Chrome 使用習慣
雖然我是相當資深的 Mac 使用者,但除了測試其實很少使用 Safari 瀏覽器,主要還是以 Google Chrome 和新版 Microsoft Edge 做為日常使用,操作上較為習慣,而且也有大部分我會用到的擴充功能。不過使用 Mac 的朋友一定知道內建 Safari 瀏覽器有許多優點,像是更好的速度、效能而且也更省電,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想回到 Safari 繼續嘗試一段時間,看看有沒有可能讓自己習慣 Safari 瀏覽器。
Year Progress 在瀏覽器分頁顯示今年經過的時間進度條(Chrome 擴充功能)
我在推特追蹤一個名為「Year Progress」的帳號,它會以進度條方式顯示今年已經進行到多少百分比,相較於跟你說今年剩下幾天就要結束好像還來得更有提醒效果。每年一開始大家都會立下今年想完成的目標,只是通常行動力太差或是習慣拖延一直到時間快結束前才發現好像什麼都沒有做,如果想好好把握時間,可以試著在每次開啟瀏覽器分頁時提醒你今年已經進行到多少百分比。
10 tabs, no more 限制瀏覽器可同時開啟分頁數,超過後提醒自動關閉
Copy All Tab Urls 快速複製所有瀏覽器分頁標題和網址(Firefox 附加元件)
如果你習慣會在瀏覽器開很多分頁標籤,有時候也想整理一下這些網頁,比較土法煉鋼的作法是開另一個瀏覽器、手動把網站一個一個貼過去,或是乾脆利用 OneTab 將現有的分頁直接濃縮在另外一個頁面方便後續使用。除此之外,也有幫你輸出、備份瀏覽器所有分頁網址的工具,像是 Copy All Urls、TabInfoCopy 都很有用,只要點一下按鈕,就能快速將所有開啟的分頁網址通通複製、轉為文字格式。
開啟 Chrome 分頁群組,對網頁標記顏色和標籤分類
Open Link in Same Tab 限制在同一分頁開啟連結,避免過多標籤佔用資源

可能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在瀏覽器同時打開一堆分頁,除了會讓每個分頁標籤變小、增加辨識和選擇困難度,更重要的是會佔用更多系統硬體資源,雖然 Google Chrome 在 79 版之後推出「分頁凍結」(Tab Freeze)功能可以讓背景模式下超過五分鐘的分頁自動進入凍結狀態,以減少耗費記憶體,但如果沒有搭配上好的使用習慣或分頁管理外掛,開一堆分頁也無法提高使用效率。
Real search box in New Tab Page 在 Chrome 新分頁使用真正的搜尋框
想了一下自己的使用習慣,好像已經不太倚賴瀏覽器開新分頁後的功能,像是搜尋或是快速開啟常用網站,自從安裝「Empty New Tab Page 讓 Google 瀏覽器新分頁空白」外掛後現在新分頁又回到空白一片,如果要透過瀏覽器搜尋也很習慣手動開啟 Google 首頁,而不是直接從網址列進行搜尋,儘管網址列現在除了輸入網址,也能快速將關鍵字透過你習慣的瀏覽器搜尋。
開啟 Google Chrome 分頁凍結功能,自動暫停閒置分頁更節省記憶體
如果聊到大家平常都用那些網頁瀏覽器,答案不外乎是 Google Chrome、Firefox 或 Safari,在我的使用經驗裡 Google Chrome 算是各項表現最好的瀏覽器,Firefox 較節省系統資源,若是使用 macOS 那麼最省電的或許就是 Safari,不過 Safari 不像 Chrome 或 Firefox 有豐富的瀏覽器擴充功能(而且還不允許從第三方安裝外掛),操作上並不是那麼順手。當然 Google Chrome 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佔用太多記憶體,若系統資源寬裕的話就可以獲得較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