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分為兩種:WordPress 和 WordPress.com,通常前者也被稱為 WordPress.org 或自架站(Self-hosted WordPress),後者則是一般大家熟悉的部落格服務提供商(BSP),兩者最主要差異在於自架站可以有最大自由度和彈性,但技術性門檻較高,也需要花更多時間成本維護,不過可調整自訂範圍更大,以長期經營網站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
測試工具
Dummy Image 假圖產生器,以網址快速載入各種尺寸顏色圖片
在設計網頁或是配置版面時經常會需要預先保留圖片位置,讓開發或示範時使畫面更接近最終樣貌,如果手邊的圖片還沒處理,我們可以透過佔位圖片(Placeholder)呈現出特定大小的圖片範圍。簡單來說,佔位圖片產生器利用網址直接調整、產生特定尺寸範例圖,省去必須自行裁切圖片的麻煩,因為是以網址形式載入圖片,即使沒有下載圖片依然能在網頁上顯示,我曾介紹過的 Unsplash It、Placekitten、Placemat 和 PlaceKeanu 都是類似應用。
Ping 透過瀏覽器即時測量延遲反應時間,支援 HTTP 和 WebSocket
遇到網路有點卡、不確定能不能正常連線時,我都會習慣在指令列輸入 ping
來看看是否可以找到某個遠端伺服器,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超級好用的指令,可以知道連結到某主機或 IP 位址的延遲時間或封包遺失率(俗稱掉包),當然延遲越低代表反應時間越短,從封包遺失也能知道網路品質好或不好,正常情況下回應時間不應該過長或是超時(Timeout),封包也盡量要能完整遞送接收。
Snapfont 在網頁即時套用測試 Google Fonts 和本機字型顯示效果(Chrome 擴充功能)
對中文網頁來說,CSS 字型設定一直是個麻煩的問題,想直接載入字型檔案容量太大,拖慢網頁速度、耗費過多流量,通常會使用網頁字型解決,像是 Google Fonts 和 Adobe Fonts(以前叫作 Typekit)就有提供思源黑體和思源宋體等中文網頁字型,只要加入一段 JavaScript 程式碼並調整一下 CSS 樣式表就能使用,讓網頁的中文部分更易於閱讀,設計看起來也更有質感。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免費硬碟測速工具,快速獲取寫入和讀取速度(Mac 應用程式)
剛寫完一篇 PS4 Pro 更換 SSD 教學,做完功課也對 SSD 固態硬碟有了更多認識,於是興起把自己日常工作使用的 iMac 一併換成 SSD 硬碟的念頭,當然想歸想,iMac 最困難大概就是要拆機的部分吧!尤其是要拔除膠條、處理裡頭排線等等都有一定的難度,儘管網路上有不少教學影片依舊沒什麼信心,打算先詢問一下專門維修 iMac 和 MacBook 的店家,看看是否有從 Fusion Drive 升級為 SSD 硬碟的必要,Fusion Drive 兼具容量和速度也是絕佳解決方案。
DemosWP 免費 WordPress 開發測試網站,提供 MySQL、SFTP 和 SSL
One Click Test 測試介面設計可否讓使用者快速找到需要的功能或資訊
WP Test 測試 WordPress 最棒範例內容,填充各種內容協助開發佈景主題
每次建立一個全新 WordPress 網站進行測試前,總得先部署適合開發的環境,以往我都是使用 WordPress 官方提供的佈景主題開發測試範例元件(Theme Unit Test),能快速匯入一堆測試內容(也就是範例內容),這個範例檔其實藏得非常隱密,如果平常沒有閱讀說明文件的習慣可能很難馬上找到,後來我又陸續發現其他適用於 WordPress 的範例測試檔案,若你有開發上的需求,想要填充內容到新網站,可以試試看其他人準備好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