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iPhone 預設的「天氣」應用程式就變得不太準確,有一說是 iOS 15 以前台灣天氣資料使用的是 The Weather Channel 提供的數據,iOS 16 後加入蘋果自家 Apple WeatherKit,但缺少中央氣象局的預測資料,準確度大幅降低,依賴天氣資訊的朋友就會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之前推薦過中央氣象署開發的「中央氣象署W – 生活氣象」應用程式就非常好用,提供台灣 368 鄉鎮或育樂景點的天氣預測資訊,包括天氣預報、溫度曲線、降雨機率、氣壓、風力風向、陣風、能見度、空氣品質等都可以查到;另一個方法是使用可選擇氣象數據來源的應用程式,Not Boring Weather 就是一款設計很引人注目、提供四種資料來源的天氣應用程式。
weat:更簡約的天氣預報應用程式
本文要介紹「weat – 簡約天氣預報」是台灣開發者建立的天氣應用程式,本身的介面設計非常簡潔,最大特色就是整合多個天氣資料來源(Apple 天氣、OpenWeather、Google 天氣、中央氣象署),使用者可快速切換,就可以獲得更為準確、即時的氣象資訊。
開發者表示天氣應用程式通常伴隨廣告、動畫、雷達圖和各種分散注意力的功能,不僅很臃腫,使用者也很難快速取得天氣資訊,因此決定開發一款專注於提供使用者所需資訊的 App,讓氣象資訊更一目了然。
應用程式資訊
免費下載 weat 簡約天氣預報應用程式
下載 iOS 版
使用教學
開啟 weat 簡約天氣預報 App 後會看到歡迎畫面,第一步就是先「新增預報地點」,在我下載、測試這個應用程式時還沒有自動定位功能,未來會依照使用者的定位來顯示當地天氣資訊。

在開始前 weat 開發者也很貼心地準備一系列的常見問答,其中有提到升級 Premium 方案可以解鎖更強大的使用體驗,包括:
- 更完整的預報時數。
- 可切換更多專業氣象來源。
- 桌面小工具。
- 可儲存 50 個常用地點。
大家可以先下載、免費試用三天 Premium,看看有沒有符合自己的需求和使用習慣。

加入地點後返回 weat 首頁就會出現天氣資訊,升級 Premium 就能選擇天氣資料來源,應用程式支援四種天氣來源,包括:Apple 天氣、OpenWeather、Google 天氣和中央氣象署,如果在台灣使用的話切換為中央氣象署通常可以獲得更為準確的天氣預測資訊。

要注意的是 weat 雖然是免費應用程式,免費版會有只能查看 24 小時天氣、溫度、降水機率和濕度的使用限制,要切換不同的天氣資料來源、存取延長預報和更詳細的天氣資訊、開啟主畫面小工具和深色主題等功能必須付費升級 Premium,還提供三天免費試用(年費方案每年 150 元),大家可以試試看。

weat 提供現在的氣象資訊,包括天氣、溫度、濕度、降雨機率和紫外線指數,也能切換預測模式,查看未來 48 小時的天氣預報資訊,超簡潔介面設計讓檢視氣象資訊變得更容易,第一次使用可能要稍微摸索一下它的操作方式,例如某些時候滑動或是長按不放會有不同的功能。
應用程式也具備桌面小工具 Widget 功能,可在任何位置顯示當前氣象、五小時降雨預報、五日預報。

每個地點還會有目前的氣溫、天氣狀況、體感溫度、濕度、降雨機率、當日最高紫外線指數等資訊,在打開左下角「設定」選項後可以管理地點、設定小工具、切換攝氏華氏單位、12 / 24 小時制和主題設定等。

值得一試的三個理由:
- 整合中央氣象署、Apple 天氣、OpenWeather 和 Google 天氣四種資料來源
- 去除繁雜廣告與動畫,weat 專注於提供一目了然的氣象資訊
- Premium 方案解鎖更多專業氣象來源與桌面小工具,提供三天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