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的網站上都能透過右鍵另存圖片方式取得圖片檔案,如果找不到路徑,也有開發人員工具可用,除非是刻意限制例如鎖住右鍵、禁止查看原始碼或是隱藏在其他資源裡,不然圖片理論上被載入後就一定可以取得(最不行的情況下還有螢幕擷取功能)。若使用者經常會碰到下載圖片的情形,單張手動儲存可能太耗費時間,可以使用之前介紹過的 Imageye、Image Picker 或 Fatkun Batch Download Image 瀏覽器外掛,除了支援批次下載,也能更方便找到網頁上出現但是不容易取得的圖片檔案。
firefox
Simple Translate 選取文字快速線上翻譯,讓 Google 翻譯更好用
因為工作上需要經常閱讀外文內容,平常使用電腦大部分時間都會停在瀏覽器,遇到一些較艱澀難懂的原文網頁我會很習慣透過線上翻譯工具解決,相信大家一定知道 Google 或 Bing 翻譯都很方便易用,可以將文字轉為你熟悉的語言或是翻譯整個網頁,不過使用一段時間發現官方的 Google 翻譯擴充功能並不是那麼好用。順帶一提,如果你覺得 Google 機器翻譯的文字很難理解,我之前推薦過 DeepL Translator 已經支援中文,可以獲得更接近真人流暢語意的翻譯品質。
Copy All Tab Urls 快速複製所有瀏覽器分頁標題和網址(Firefox 附加元件)
如果你習慣會在瀏覽器開很多分頁標籤,有時候也想整理一下這些網頁,比較土法煉鋼的作法是開另一個瀏覽器、手動把網站一個一個貼過去,或是乾脆利用 OneTab 將現有的分頁直接濃縮在另外一個頁面方便後續使用。除此之外,也有幫你輸出、備份瀏覽器所有分頁網址的工具,像是 Copy All Urls、TabInfoCopy 都很有用,只要點一下按鈕,就能快速將所有開啟的分頁網址通通複製、轉為文字格式。
Archiveror 快速備份、永久保存當前看到的網頁內容(Chrome、Firefox)

現在放到網路上的任何資料都可能被永久保存,即使編輯或刪除頁面內容依然無解,大家都知道搜尋引擎 Google 或 Bing 會索引頁面,短時間內就會快取內容,但我之前曾經提到過的網頁時光機 Wayback Machine 可以完整備份網頁畫面及相關檔案,提供可永久引用的來源,如果某個網站營運時間夠長,重要性很高,甚至能夠回溯到更早以前某個時間點畫面。因此網路上的足跡是很難被抹除的,要將任何文字圖片放上網路時務必要更謹慎小心。
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使用 Instagram Direct 電腦版傳訊息教學

Instagram Direct 訊息功能(或俗稱小盒子)是許多人會用到的即時通訊服務,雖然在 Facebook 宣布收購 Instagram 後就加入這項功能,一開始很不能適應,但久而久之好像也就習慣了,現在反而成為我最常用的通訊軟體之一。其實聊天軟體都大同小異,主要在於你的好友或生活圈選擇那個平台,我覺得好不好用也取決於它支援那些平台,Instagram Direct 當前最大的不方便之處在於只能在手機上使用,若你在電腦前就不像 LINE 或 WeChat 有提供對應的應用程式或網頁版介面。
Checker Plus for Gmail 網頁版必備外掛,郵件通知不用開網頁就能收發信
平常在桌上型電腦都是使用「郵件」應用程式收發 Email ,但在 MacBook 筆電因為考慮到硬碟容量和電池續航力等問題,就會選擇透過瀏覽器以 Gmail 或其他網頁版服務收信,這麼長時間以來倒也沒什麼狀況發生,唯一不太方便的是無法很即時收到新郵件通知,特別是在一次擁有很多信箱的情況下(我想大家應該都會有工作和私人用的 Email 地址),如果你和我一樣,可以透過擴充功能改善類似情境。
Hexometer Website Analyzer 分析網站使用那些第三方服務或工具(Chrome、Firefox)
通常一個網站背後是由許多的技術和服務組成,舉例來說,使用 WordPress 做為內容管理系統,再以 Cloudflare 加速並保護網站、對圖片進行分流,透過 Google Analytics 分析流量等資訊,搭配 Google AdSense 和 Google DFP 管理廣告和營利等等,雖然可以直接從原始碼得知網站可能使用那些技術,但也有更快速的查詢工具,像是 SimilarTech 和 WhatRuns 都能立即顯示某個網站使用的第三方服務或程式庫。
Hide Likes Everywhere 隱藏臉書、IG 按讚愛心數,回歸最真實的分享(Chrome、Firefox)
Firefox Private Network 火狐和 Cloudflare 攜手推免費 VPN 無流量限制
無論你是用 Google Chrome 或 Mozilla Firefox 瀏覽器,在擴充功能商店搜尋一下就有無數 VPN 外掛可以下載,對於要在上網時隱藏自己來源 IP、真實身分非常好用,也能輕鬆連上任何國家節點。幾年前 Opera 成為第一個在瀏覽器內建 VPN 功能的瀏覽器,讓使用者一鍵快速開關,選擇要連線的位置,除了強化隱私,也能達到加速甚至是節省流量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內建功能不用額外安裝,完全免費而且沒有流量限制。
Firefox Monitor 預設保護瀏覽器帳號,遭遇個資外洩事件發送 Email 警報通知
以往我們會透過「Have I been pwned?」檢查自己的 Email 有沒有在這資安事件外洩的受害名單,或是利用 Pwned Passwords 看看密碼有無被竊取,事實上這些網站的安全性沒有問題,不過可能很多人不願意將個資輸入這些網站查詢,因此去年開始 Mozilla 就推出 Firefox Monitor 服務,和幾個管道合作(當中也包含知名的 Have I beed pwned?)讓使用者將手邊 Email 加入監控,一旦發現電子郵件地址出現在資安事件洩漏的清單就會通知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