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週介紹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新加入「集錦」功能,就如同瀏覽器內建剪貼簿,可將看到的網頁、圖片或影像新增到集合中,以利於收集和整理資料,再依照需求建立不同的分類,我覺得這功能非常實用,對於要暫存資料、或當下沒時間只能「稍後閱讀」來說 Edge 集錦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還能透過瀏覽器內建的同步功能,在所有使用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裝置上同步並存取相同紀錄。
教學相關
Apple 資料與隱私權可下載 iCloud 照片、雲端硬碟檔案和郵件備份

前陣子看到一篇新聞,大意是說 Apple 的 iCloud 雲端服務推出新功能,將可在線上移轉照片資料,直接把儲存在雲端相簿的照片轉移到 Google Photos,不過目前還沒對全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台灣使用者可能要再等等。無論 iPhone、iPad 都內建 iCloud 雲端同步功能,開啟後會將拍攝的相片影片自動同步、上傳到雲端,也能在其他裝置取用,看起來雖然很安全可靠,前段時間還是有使用者遺失大量保存在 iCloud 的相片。
在 iPhone 捷徑設定「低耗電模式」自動化,減少耗電延長電池壽命

蘋果公司在 iOS 11.3 和以上版本加入「電池健康度」功能,使用者可以查目前手機電池最大容量,因為鋰離子電池屬於消耗品,會隨著使用時間而逐漸老化、減少可用壽命,最明顯的就是發現電力好像沒有一開始新機這麼充沛,很常需要充電等等。對於如何讓電池使用壽命和續航力最大化,蘋果公司也有提供詳細說明,簡單來說,盡量減少電池電量過低或過充的極端狀態,將「最佳化電池充電」功能打開可學習每日充電模式。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集錦」功能可收集整理網頁、影像或文字
如果經常在網路上搜尋網頁、收集內容,應該也會有個自己習慣保存資料的地方,像我就很習慣將找到的資訊以超連結形式保存在 Pocket,這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稍後閱讀」功能,對於要組織或整理資料來說很有用。除此之外,我也會以手機的備忘錄或 Google Keep 儲存同步鏈結以外的內容。
從 LastPass 匯出密碼、移轉到 Bitwarden 密碼管理工具教學
AllMyLinks 在單一頁面整合不同社群網址,無廣告可自訂網域名稱
如何隱藏 Brave 瀏覽器 Rewards 按鈕及關閉嵌入小費功能?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時常會接觸各種瀏覽器,從最早使用 Google Chrome、Apple Safari 到微軟新的 Microsoft Edge,不得不說 Edge 在 Mac 確實有非常好的效能及瀏覽體驗,也比 Google 瀏覽器更節省資源,不過當時尚未對 M1 版 Mac 進行最佳化(二月後微軟已經釋出在 Apple 晶片 Mac 運作的版本),我就先改用 Brave 瀏覽器,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做為瀏覽器核心,可直接使用現有的擴充功能,且具備自動封鎖、阻擋有害廣告和追蹤程式的特性能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與隱私保護。
Adobe Account Access 登入時手機跳出通知,點選快速驗證免密碼
如果搜尋一下 Have I been pwned 或是資安相關新聞,會發現 Adobe 算得上是資料外洩的常客,被竊取的用戶個資不計其數,後來我乾脆在不同服務使用不同密碼組合,並且盡可能將兩步驟驗證或多重驗證功能打開,搭配上驗證碼產生器或是手機簡訊讓防護強度最大化,即使某個服務密碼外流也不用立即將所有密碼改掉,至於現在有些搭配應用程式驗證的方法也可做為參考。
開啟 Telegram 兩步驟驗證,手機接收簡訊後需再輸入靜態密碼才能登入

現今大多數的網路服務或應用程式都會提供兩步驟驗證防護,也就是在傳統的密碼驗證以外加上一道驗證碼機制,而驗證碼可能會透過 Google Authenticator 產生(或是應用程式本身就有驗證器,例如 Facebook),也能選擇以手機簡訊接收,而安全性最高的驗證方式不外乎是 YubiKey 實體金鑰,不過不是所有服務都支援,現階段來說只要在網路服務啟用兩步驟驗證就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
開啟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睡眠索引標籤,最大幅度節省硬體資源使用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去年推出後獲得非常好的評價,現今市占率不斷提升,一年後已快成為第三大瀏覽器(第一名 Google Chrome,第二名則是 Safari),即使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核心,卻比 Google 瀏覽器還要輕巧,而且使用時也不會有太過耗費系統資源的情形。更重要的是 Edge 瀏覽器可直接下載安裝 Chrome 擴充功能,如果要轉換瀏覽器就能很無痛轉移,對於 Google Chrome 來說最大特色是有很多很好用的外掛,既然可以相容於 Edge 瀏覽器就沒有不試試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