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初 macOS 加入「夜間模式」(Night Shift),而更早之前 iOS 其實就已經有這項功能,可根據使用者所在時區自動調整螢幕亮度(或者說調整色溫),這麼做往往能避免夜間使用時亮度太強而影響睡眠品質,其實深色模式也在不少服務或應用程式出現,例如 YouTube 或手機上的 Twitter、Inoreader 等等,但兩者不太一樣,深色模式通常會有新的配色,也更能配合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今年初 macOS 加入「夜間模式」(Night Shift),而更早之前 iOS 其實就已經有這項功能,可根據使用者所在時區自動調整螢幕亮度(或者說調整色溫),這麼做往往能避免夜間使用時亮度太強而影響睡眠品質,其實深色模式也在不少服務或應用程式出現,例如 YouTube 或手機上的 Twitter、Inoreader 等等,但兩者不太一樣,深色模式通常會有新的配色,也更能配合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如果你還記得,上個月我曾介紹國外網友發現的秘技「啟用 YouTube 隱藏深色模式教學,任何瀏覽器皆可使用免下載外掛」,透過小技巧來開啟 YouTube 尚未正式對外開放的深色模式設計,尤其夜間觀賞影片亮度不足時,就不用擔心白色背景會太過刺眼。不僅如此,新的設計也讓原有「劇院模式」影片顯示範圍加大,盡可能充分利用播放影片時的螢幕空間。
如果你還有印象,很早以前我介紹過一款免費軟體 F.lux,可依照你所在時區,自動在日出日落時間調整螢幕色溫,最大好處在於夜間使用自體發光的螢幕時,減少高亮度光線甚至是藍光對眼睛造成的疲勞或損害,尤其現代人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電腦或手機,這些工具就顯得格外重要。iPhone、iPad 等 iOS 裝置在去年 iOS 9.3 更新就已經搶先加入夜間模式(Night Shift)功能,而今天開始 macOS 也能開啟夜間模式,讓你在晚上看螢幕時眼睛更舒服。
現代人因為長時間接觸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這幾年開始流行起抗藍光眼鏡,號稱可以濾掉光線中能量較高的藍光,減少長期暴露於藍光下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其實較好的作法是改善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例如不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使用帶有高亮度螢幕的產品,或是眼睛使用一段時間後記得休息,如果你因為工作而不得不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也可以利用 F.lux 來幫你自動調整螢幕亮度,減少對眼睛造成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