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自動化去背工具大多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當使用者上傳相片後,程式會判斷前景和需要移除的背景範圍,就能在短時間去除背景,置換為透明背景或是特定顏色,讓以往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去背工作變得更省時省力,例如最知名的去背服務 remove.bg 上傳相片五秒鐘自動移除背景,其他還有像是 PhotoScissors、Trace by Sticker Mule、BgEraser、Slazzer 或 Removal.ai 都使用類似技術,但功能上都有些差異。
相片編輯
AI Background Remover 以機器快速去背,在瀏覽器上傳相片自動辨識主題
我常在文章提到 Icons8 是一家技術力超強的公司,如果你覺得它只是提供免費素材的網站那就大錯特錯了!舉例來說,之前介紹過的 Smart Upscaler 就能使用 AI 技術將較小、解析度不夠的圖片放大增強,又不會出現失真或模糊的問題;Photos Anonymizer 則是使用者上傳真實相片,以 AI 產生看似相近但又不是真人的臉孔(Generated Faces 是透過人工智慧產生各種不存在的臉孔,它也是 Icons8 旗下的服務),這些都是 Icons8 提供的工具,當然這家公司的老本行免費圖示、免費相片、免費插圖等等素材庫也發展得很好。
MockDrop 免費 Mockups 產生器,在圖庫相片整合想呈現的畫面
上面這張相片頗具質感,電腦顯示的是免費資源網路社群首頁,其實不是由我拍攝,現今有非常多的線上工具可以做到所謂「模型」(Mockups)效果,簡單來說就是將你要呈現的畫面整合到圖庫相片特定裝置或範圍,營造出一種好像是自己拍攝的錯覺,對要展示畫面來說會有不錯的效果,例如 Mockup Photos 提供數千張高畫質素材,是我近期最常用的服務;Smartmockups 則是我較早會使用的模型工具,後來相片都必須付費才能使用。
Profile Pic Maker 線上大頭貼製作工具,自動去背濾鏡特效更吸睛
inPixio 免費去背工具為相片圖片去除背景,可手動標示刪除和保留範圍
現今要移除相片或圖片背景已經不是太複雜的工作,甚至在沒有繪圖軟體的情況下,也能透過線上工具進行相關操作,線上去背工具主要分為兩大類:直接將圖片上傳、透過 AI 辨識前景背景後自動清除背景,例如 Removal.ai、BgEraser 或 remove.bg;另一種則是手動標記出要保留或去除的範圍,例如 PhotoScissors 和 Clipping Magic,有些也會加入可再進行細部編輯的功能,對於自動化移除背景來說效果更為理想,如果處理的相片較為複雜、機器無法正確辨識前景時,這類可編輯去背功能會帶來更好的效果。
AI Image Enhancer 自動相片修圖工具,強化色彩對比度消除噪點
Removal.ai 運用 AI 技術自動化相片去背,五秒鐘轉透明背景
線上去背景工具可以說越來越強大,從早期 remove.bg 到後來的 Trace by Sticker Mule、Unscreen 和 Slazzer 等等其實都用到所謂的「機器學習」技術,讓自動化程式透過學習更精確辨識前景背景之間的差異。使用人工智慧進行圖片去背再也不用耗費大量時間,即使不會操作繪圖軟體也沒關係,只要將相片上傳就能在遠端伺服器快速分析並將背景移除、加入透明背景(transparent background),這個過程大幅降低去背工作的難度。
Device Shots 將圖片快速整合到手機、平板電腦或筆電顯示器螢幕
有時候我們會需要將應用程式或是網站畫面呈現在裝置上,例如在設計網站、介紹教學或展示產品會用到,不過要直接拍攝裝置其實並不容易,除非本身有不錯的攝影器材和光線,還得加上後製修圖的時間,其實只要使用 Mockups 工具就能輕鬆做到,我之前介紹過 Qurb、Mobile Mockup 和 MockUPhone 都能達到類似效果,像是將畫面整合到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還能選擇不同的裝置外框、顏色或背景顏色等等,即使手邊沒有軟體也能輕鬆製作素材。
Adobe Spark 提供刪除背景功能,一鍵自動化去背加入其他顏色
幾年前介紹「Adobe Spark 經營社群必備!線上製作美麗又引人注目的宣傳圖片」或許你曾經聽過或是使用過,對於要製作社群網站的圖片或廣告素材相當有用,Adobe Spark 提供大量圖庫,使用者可直接從線上編輯器進行編輯調整,也能針對要使用的平台先設定出最合適的圖片大小,就不用透過 SocialSizes 或是圖片編輯軟體裁切出特定尺寸。最近 Adobe Spark 加入全新「刪除背景」功能,雖然還在測試階段,但終於可以透過這項工具進行去背工作。
Screenshot Rocks 線上製作帶有瀏覽器或手機外觀的網頁擷圖
如何製作出上圖帶有瀏覽器外框的網頁擷圖畫面呢?可能很多人會選擇打開網頁,將視窗調整到適當大小後擷圖即可,這個答案好像也沒有錯,只是相較於使用 Mockup 工具來說會更費時費力,其實只要透過像是 BrowserFrame 或 Mobile Mockup 就能在輸入網址後快速製作出模型圖,看起來會比自己擷取還要更有質感。如果是 Mockup Photos、Smartmockups 還能直接套用免費圖庫提供的高品質相片,免費資源網路社群有一部分的文章首圖都是以類似工具處理,看起來很自然而且能提昇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