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每當遇到 Mac 使用者,我都會很習慣問個問題:你是使用什麼瀏覽器?有一部分的人堅持使用內建的 Safari,儘管我覺得實在是怎麼用都很不順手(後來我找到讓 Safari 開新分頁自動顯示在最後方的小技巧,又用了一陣子的 Safari);大多數使用者會尋找更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瀏覽器,比較常見的像是 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 或 Mozilla Firefox ,這些主流瀏覽器在 Mac 都有對應版本可供下載使用,相較於內建的 Safari 來說也有更多擴充功能選擇。
瀏覽器
Microsoft Edge 內建網頁擷取功能,快速截圖加入附註標示匯出 Jpeg
因為工作需要我每天都會用到螢幕擷取工具,以前多半是使用 TechSmith 的 Jing 做為首要選擇(後來已經以 TechSmith Screencast 替代),搭配上 Skitch 進行標註或是馬賽克處理,後來對 Mac 更熟悉就改用內建的擷取功能,內建的拍攝截圖工具可以變更預設檔案儲存格式、自動儲存路徑和快照檔名,搭配上 iCloud 或是其他同步工具就能在多台電腦間進行寫作。如果你平常比較沒有擷圖需求,但偶爾又需要保存網頁畫面的話,可以參考接下來要介紹的瀏覽器內建擷圖工具。
小技巧:讓 Safari 開新分頁自動顯示在最後方,更接近 Chrome 使用習慣
雖然我是相當資深的 Mac 使用者,但除了測試其實很少使用 Safari 瀏覽器,主要還是以 Google Chrome 和新版 Microsoft Edge 做為日常使用,操作上較為習慣,而且也有大部分我會用到的擴充功能。不過使用 Mac 的朋友一定知道內建 Safari 瀏覽器有許多優點,像是更好的速度、效能而且也更省電,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想回到 Safari 繼續嘗試一段時間,看看有沒有可能讓自己習慣 Safari 瀏覽器。
BePTT 最簡潔的 Ptt 瀏覽器,在手機也能使用大部分 BBS 功能
很久沒有介紹 Ptt BBS 相關主題了,上次應該是「Term.ptt.cc 使用瀏覽器直接連線批踢踢!免下載外掛或軟體」吧!曾經看到文章指出全世界仍會使用 Telnet 協議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可能只剩下台灣,應該算得上世界奇觀,或者說是時代的眼淚了。不過在 Ptt 查找資料確實很方便,我的習慣是鎖定幾個專業性質較強的版面,很多時候可以獲得非常即時的資訊,也能透過「爬文」解決一些疑難雜症,很多人說 Ptt 真是臥虎藏龍好像說得一點也沒錯。
MiniBook 沒有按讚、廣告干擾元素 Facebook 瀏覽器,拒絕看不完貼文焦慮
Switch to Classic design on Facebook 將臉書回復舊版介面(Chrome、Firefox)
這項產品暫時無法使用,請等待開發者更新(約 1-2 天)。
從上個月開始 Facebook 使用者介面已經強制更新為新版介面,以前可以透過設定選項暫時讓介面還原舊版,後來就不斷限縮,直到最近終於把退回舊版的選項拿掉,使用者不得不接受新版介面。如果下載安裝「Old Layout for Facebook」瀏覽器外掛就可以讓 Facebook 回復為舊版介面,不過可能也被臉書發現這個問題,隨即使外掛功能失效無法繼續正常使用,如果你依然是習慣舊版臉書,現在還有外掛能強制回到舊版。
Old Layout for Facebook 讓臉書回復舊版經典介面(Chrome 擴充功能)
今年九月 Facebook 使用者將會開始使用新版設計介面,事實上 Facebook 要換掉原有經典設計已經不是新聞,從很早以前就已著手進行調整、實驗,近期很常遇到被切換為新版介面的情形,雖然可透過右上角選單將介面切換為「經典版」,但臉書也很明確表示從九月後經典版 Facebook 將會走入歷史,現在也只能切換舊版維持 48 小時,就是一個要強迫使用者接受的概念。
跨平台 Brave 瀏覽器免費下載!兼具速度與隱私相容 Chrome 擴充功能
因為工作緣故我經常測試各種瀏覽器,除了現今主流的 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和近期很熱門的 Microsoft Edge 還有不少選擇,像是 Safari、Opera 和 Brave,如果你追求速度和安全隱私可以試試看 Brave 瀏覽器(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在 Mac 將它做為預設瀏覽器)。Brave 最大特色是內建廣告和追蹤程式封鎖功能,相較於其他瀏覽器來說速度可快至六倍。
關閉 Google Chrome 擴充功能選單按鈕,讓工具列回到簡潔狀態
之前我將平常使用的主要瀏覽器更換為 Microsoft Edge,除了那段時間 Google Chrome 改得很難用,一方面也是 Microsoft Edge 輕巧、節省資源而且更省電,即使它們使用相同 Chromium 核心引擎,但在調整後確實有明顯差異。Google Chrome 85 釋出強調使用 Profile Guided Optimization(PGO)技術讓網頁載入速度加快 10%,更新後操作上好像又比 Microsoft Edge 來得更為流暢(看來在競爭中還是有利於產品發展),於是我又重拾一段時間沒有使用的 Chrome 瀏覽器,也發現它在這段時間也有不少變化。
Screenshot Rocks 線上製作帶有瀏覽器或手機外觀的網頁擷圖
如何製作出上圖帶有瀏覽器外框的網頁擷圖畫面呢?可能很多人會選擇打開網頁,將視窗調整到適當大小後擷圖即可,這個答案好像也沒有錯,只是相較於使用 Mockup 工具來說會更費時費力,其實只要透過像是 BrowserFrame 或 Mobile Mockup 就能在輸入網址後快速製作出模型圖,看起來會比自己擷取還要更有質感。如果是 Mockup Photos、Smartmockups 還能直接套用免費圖庫提供的高品質相片,免費資源網路社群有一部分的文章首圖都是以類似工具處理,看起來很自然而且能提昇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