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週介紹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新加入「集錦」功能,就如同瀏覽器內建剪貼簿,可將看到的網頁、圖片或影像新增到集合中,以利於收集和整理資料,再依照需求建立不同的分類,我覺得這功能非常實用,對於要暫存資料、或當下沒時間只能「稍後閱讀」來說 Edge 集錦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還能透過瀏覽器內建的同步功能,在所有使用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裝置上同步並存取相同紀錄。
瀏覽器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集錦」功能可收集整理網頁、影像或文字
如果經常在網路上搜尋網頁、收集內容,應該也會有個自己習慣保存資料的地方,像我就很習慣將找到的資訊以超連結形式保存在 Pocket,這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稍後閱讀」功能,對於要組織或整理資料來說很有用。除此之外,我也會以手機的備忘錄或 Google Keep 儲存同步鏈結以外的內容。
Firefox Focus 注重隱私保護手機瀏覽器,自動封鎖網站和各類追蹤器
大家在行動裝置上都使用什麼瀏覽器呢?大多數朋友可能會選擇內建瀏覽器,有些人則會去下載自己熟悉或有特殊功能的瀏覽器,例如桌面端常見的 Google Chrome、Firefox、Opera 或 Edge 也都有對應手機應用程式,不過行動裝置要考慮的因素和電腦不同,除了操作介面設計,還會牽涉到續航力或電力消耗等等問題,我的經驗是在 iPhone 使用內建瀏覽器 Safari 可獲得最佳效果(雖然它不一定是最好用的)。
Share TXT 在不同裝置瀏覽器即時分享文字內容,免下載安裝軟體
如果你經常會需要在電腦和行動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進行轉換,可能是在手機上把查到的網頁傳到桌面,或將電腦端看到的一段文字複製到手機,那麼你可能也有自己熟悉的方法,舉例來說,我很習慣透過 iCloud 或其他雲端硬碟來同步相片或檔案,在手機和電腦都能存取;如果是網頁也可使用「接力」方式在其他裝置上繼續工作;遇到一大段文字想要從手機傳到電腦上,以前我都是使用 Google Keep 暫存備份,現在從 LINE Keep 筆記傳送也很方便。
如何隱藏 Brave 瀏覽器 Rewards 按鈕及關閉嵌入小費功能?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時常會接觸各種瀏覽器,從最早使用 Google Chrome、Apple Safari 到微軟新的 Microsoft Edge,不得不說 Edge 在 Mac 確實有非常好的效能及瀏覽體驗,也比 Google 瀏覽器更節省資源,不過當時尚未對 M1 版 Mac 進行最佳化(二月後微軟已經釋出在 Apple 晶片 Mac 運作的版本),我就先改用 Brave 瀏覽器,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做為瀏覽器核心,可直接使用現有的擴充功能,且具備自動封鎖、阻擋有害廣告和追蹤程式的特性能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與隱私保護。
開啟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睡眠索引標籤,最大幅度節省硬體資源使用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去年推出後獲得非常好的評價,現今市占率不斷提升,一年後已快成為第三大瀏覽器(第一名 Google Chrome,第二名則是 Safari),即使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核心,卻比 Google 瀏覽器還要輕巧,而且使用時也不會有太過耗費系統資源的情形。更重要的是 Edge 瀏覽器可直接下載安裝 Chrome 擴充功能,如果要轉換瀏覽器就能很無痛轉移,對於 Google Chrome 來說最大特色是有很多很好用的外掛,既然可以相容於 Edge 瀏覽器就沒有不試試看的理由。
在 Mac 使用 Google 瀏覽器很吃資源很耗電?或許你該考慮將它完整移除
這幾年每當遇到 Mac 使用者,我都會很習慣問個問題:你是使用什麼瀏覽器?有一部分的人堅持使用內建的 Safari,儘管我覺得實在是怎麼用都很不順手(後來我找到讓 Safari 開新分頁自動顯示在最後方的小技巧,又用了一陣子的 Safari);大多數使用者會尋找更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瀏覽器,比較常見的像是 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 或 Mozilla Firefox ,這些主流瀏覽器在 Mac 都有對應版本可供下載使用,相較於內建的 Safari 來說也有更多擴充功能選擇。
Microsoft Edge 內建網頁擷取功能,快速截圖加入附註標示匯出 Jpeg
因為工作需要我每天都會用到螢幕擷取工具,以前多半是使用 TechSmith 的 Jing 做為首要選擇(後來已經以 TechSmith Screencast 替代),搭配上 Skitch 進行標註或是馬賽克處理,後來對 Mac 更熟悉就改用內建的擷取功能,內建的拍攝截圖工具可以變更預設檔案儲存格式、自動儲存路徑和快照檔名,搭配上 iCloud 或是其他同步工具就能在多台電腦間進行寫作。如果你平常比較沒有擷圖需求,但偶爾又需要保存網頁畫面的話,可以參考接下來要介紹的瀏覽器內建擷圖工具。
小技巧:讓 Safari 開新分頁自動顯示在最後方,更接近 Chrome 使用習慣
雖然我是相當資深的 Mac 使用者,但除了測試其實很少使用 Safari 瀏覽器,主要還是以 Google Chrome 和新版 Microsoft Edge 做為日常使用,操作上較為習慣,而且也有大部分我會用到的擴充功能。不過使用 Mac 的朋友一定知道內建 Safari 瀏覽器有許多優點,像是更好的速度、效能而且也更省電,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想回到 Safari 繼續嘗試一段時間,看看有沒有可能讓自己習慣 Safari 瀏覽器。
BePTT 最簡潔的 Ptt 瀏覽器,在手機也能使用大部分 BBS 功能
很久沒有介紹 Ptt BBS 相關主題了,上次應該是「Term.ptt.cc 使用瀏覽器直接連線批踢踢!免下載外掛或軟體」吧!曾經看到文章指出全世界仍會使用 Telnet 協議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可能只剩下台灣,應該算得上世界奇觀,或者說是時代的眼淚了。不過在 Ptt 查找資料確實很方便,我的習慣是鎖定幾個專業性質較強的版面,很多時候可以獲得非常即時的資訊,也能透過「爬文」解決一些疑難雜症,很多人說 Ptt 真是臥虎藏龍好像說得一點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