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台灣各家銀行開始推行「數位金融帳戶」服務,也就是在現有的實體帳戶以外再多開一個帳戶,而數位當然是依附著科技與網路而生,很多功能都以方便快速、可在行動裝置上操作為主,受眾也是鎖定年輕族群,像我個人就有台新 Richart、國泰世華 KOKO 和兆豐 MegaLite,另一個最大差異是數位帳戶不會提供實體存摺,從開戶到後續使用幾乎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也可以申請實體金融卡),因為有較高的活儲利率、跨行轉帳或跨行提款免手續費等誘因吸引不少人開戶。
信用卡
Ko-fi 建立個人付費贊助頁面,連接 PayPal 或 Stripe 小額付款
如果要經營內容網站或影音平台,應該都會研究一下營利方式,比較常見是透過廣告、以流量賺取收益,若是忠實粉絲較多,有些人也會採用「訂閱制」提供付費群眾特定內容。另一種國外較流行的方式是放上捐款(Donate)按鈕,讓任何人都可以線上贊助,不過通常收益較不穩定,也有聽過好幾年收不到幾次斗內的狀況。若你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只是想要讓大家有機會以付費行動支持你的話,之前介紹的「ECPay 提供實況主收款工具,開放贊助可整合信用卡、ATM 和超商付款」是很容易操作上手的服務。
ECPay 提供實況主收款工具,開放贊助可整合信用卡、ATM 和超商付款
前段時間有讀者問我:免費資源網路社群有沒有考慮開放讓粉絲贊助呢?其實也不是沒想過贊助(Donate)這條路,營運一個網站需要不少成本,當前主要收益來自網站廣告,也已經足夠用於負擔這些必要支出,在網站瀏覽體驗與廣告數量上獲得一個平衡,我就沒有打算讓讀者或廠商贊助,另一方面是因為我認為這樣壓力會變大,可能無法維持當前的更新頻率,或很自在地寫自己想寫的主題。
升級重置 iOS 或換新 iPhone 移轉 Suica 交通卡教學

上次去日本旅遊使用 iPhone 手機的 Apple Pay 搭配交通卡功能,讓 Suica 西瓜卡直接綁定手機也能通過車站閘門,對於出國旅遊來說可能時常購物會大包小包,能少掏出一張卡就減少遺失的機會,透過手機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技術就能達到和感應實體卡片一樣效果。如果是使用 iPhone 8 或 iPhone 8 Plus 或後續機型就能使用 Suica 卡(當然 Apple Watch Series 3 或後續機型亦可),北京和上海交通卡則適用於 iPhone 6 或後續機型,不同的大眾運輸系統所需要的裝置也不相同。
Card-logo 免費下載信用卡、支付平台 LOGO,合併為 PNG 和 SVG 格式
通常在提供電子商務的網站都會看到支付圖案,讓消費者知道該店家支援的付款方式,常見的像 Visa、Masterard、JCB 信用卡,或是這幾年逐漸成為主流的行動支付 Apple Pay、Google Pay、支付寶,還有網路最多人使用的 PayPal 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都是網路上常用的支付方式。
Apple Pay 設定日本 Suica 卡教學,手動加值、查詢餘額和交易紀錄

去年赴日旅遊想到 iPhone 手機的 Apple Pay 功能可以加入日本交通卡 Suica(西瓜卡),又剛好換新手機,決定把好幾年前在東京購買的 Suica 綁定手機,去過日本的朋友一定知道 Suica 除了搭電車很好用,也可以在超商或自動販賣機使用卡片中的餘額付款,如同台灣的悠遊卡或一卡通,整合 Apple Pay 後就可以少帶一張卡片,直接透過 iPhone 中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技術進行感應扣款,也能避免卡片遺失。如果你經常去日本旅遊,手邊也有 Suica 和 iPhone,可照著本文教學將卡片綁定手機。
PaymentFont 免費支付圖示集,收錄 116 個常用付款方式向量圖檔(信用卡、PayPal)

在需要付費的網站中,通常會在購物車或網頁底部放上付款圖示,代表這裡支援信用卡或其他線上支付管道,例如 PayPal 或 Stripe 等等,當然這些圖案都能在網路找到,而且有著各式各樣的設計風格,透過圖片編輯軟體自行調整一下馬上符合你的網站,但如果你不想東湊西湊又要花時間修改,直接選用已經準備好的向量圖示集就更簡單了!若你有需要這些支付相關圖示請繼續閱讀下去。
Coffeelinks 線上銷售你的數位創作,整合小額付款縮網址功能
昨天剛介紹完「Buy Me A Coffee」網路服務,這是一個讓使用者輕鬆建置個人贊助頁面的平台,如果想透過網路、開放別人贊助你喝杯咖啡或啤酒,那麼 Buy Me A Coffee 能接受小額付款,而且也支援信用卡、PayPal 和 Stripe 線上支付,從去年開始 PayPal 已經停止台灣帳戶支付給台灣帳戶,但透過類似的平台或能稍微「轉彎」一下,一樣可以實現贊助功能,對於開發者或創作者來說是個非常實用的服務。
Buy Me A Coffee 建立免費、漂亮的個人贊助頁面,接收 PayPal 小額付款
台灣高鐵 App 訂位整合 Apple Pay、Android Pay 購票感應付款

我從早期 iPhone 的「台灣高鐵」應用程式一推出就開始使用,不用到櫃檯大排長龍、無須操作自動購票機其實相當方便,直接透過手機上產生的 QR Code 即可直接掃描進出站,不但更節省時間,而且訂票記錄也能夠被保存在交易歷史中,更容易查詢管理。如果不需要實體票券報帳,那麼手機購票確實是個非常推薦使用的方法。但一直以來台灣高鐵 App 只能以信用卡方式付款,若你要訂票就必須把信用卡拿出來,逐一輸入卡號及相關資訊(礙於安全問題,這些資訊無法保存,每次購票付款時都要重新輸入),有時會覺得有多此一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