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趁著 M1 版 Mac 上市也入手一台,購買前已經做足功課,知道這次的自行研發晶片 Apple M1 使用 ARM 架構,再透過 Is Apple silicon ready? 和 Does it ARM 網站確認平常自己常用的應用程式是否已經能在此架構上運作,還好用到的應用程式幾乎都已原生支援,在過渡期也有 Rosetta 2 編譯器確保 x86 應用程式可用。
免費資源指南,每日網路資訊與科技新知
by Pseric
最近趁著 M1 版 Mac 上市也入手一台,購買前已經做足功課,知道這次的自行研發晶片 Apple M1 使用 ARM 架構,再透過 Is Apple silicon ready? 和 Does it ARM 網站確認平常自己常用的應用程式是否已經能在此架構上運作,還好用到的應用程式幾乎都已原生支援,在過渡期也有 Rosetta 2 編譯器確保 x86 應用程式可用。
by Pseric
這幾天又在新聞看到有人因為下載某個手機應用程式、一個月被多收一千多元,其實這個手法和之前介紹的「按到 FaceApp 變臉 App 免費試用?iOS、Android 記得取消訂閱以免扣款」如出一轍,我們應該先來釐清一下這個事件的脈絡。首先,類似應用程式都是以「免費」吸引使用者下載,在開始使用後隨即詢問是否要進行「免費試用」,預設情況下同意試用可能會是開啟狀態(或是取消跳過設計在很不明顯的位置),在你確定試用時就已經同意交易,只要沒有取消訂閱就會視為續訂。
by Pseric
最近經常在 Facebook、Instagram 看到朋友上傳變性、變老的照片,這是透過一個名為「FaceApp」應用程式做到,該程式使用 AI 人工智慧技術,辨識出照片中人物的五官和臉型等位置,再以編輯器讓人臉有更多不同的效果變化。相較於大家熟悉的相片編輯應用只能套用濾鏡、調整顏色參數或加上貼圖來說操作更有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使用者會上傳至社群網站和其他朋友互動,FaceApp 短時間迅速爆紅,在搜尋量直線上升的情況下讓它重回 iOS、Android 免費應用程式下載排行榜第一名。
by Pseric
今天在整理瀏覽器的瀏覽紀錄時,無意間發現之前存下來的一個服務 store-badge,對於應用程式開發者來說或許會有用處,特別是開發的應用程式包括 iOS 和 Android 版本,就能提供給不同使用者特定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鏈結。簡單來說,大部分網站會顯示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下載按鈕,分別對應不同平台,使用者可依照需求點選並連接到特定的應用程式商店,透過 store-badge 就可以自動判斷使用者的裝置類型。
by Pseric
如果你平常在家中或公司都是讓 iPhone 自動連接到 Wi-Fi 無線網路,那你可能從來沒遇過類似問題,其實使用 3G、4G 手機行動數據最多只能下載 150 MB 以內的 App,若應用程式太大,就會出現必須先連接至 Wi-Fi 才能繼續下載的提示訊息,iOS 最初設計此限制的用意在於避免誤觸下載應用程式而造成電信帳單出現過多費用(畢竟早期行動網路收費較高),但現在很多使用者都是網路吃到飽,反而對使用上造成一些困擾。
by Pseric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透過 mas-cli 從 App Store 免費下載各版本 macOS 安裝程式」教學,我在後來文章裡也提到,因為 macOS 10.13 High Sierra 穩定性不太好,我很少重灌電腦卻也急著回到上一個穩定版(在這裡是指 10.12),好在重灌 macOS 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太難,甚至不需要下載、透過快捷鍵就能返回到之前安裝的最新版本(或是升級到 Mac 相容的最新版)。
by Pseric
前段時間因為受不了 macOS 10.13 High Sierra 頻頻當機、重新啟動而不得不降回前一版,其實我是一個很樂於嘗試新東西的人,當然也從沒有過升級後重新降回舊版的經驗,總是能夠很快就適應新功能,另一方面我平常用到的工具不多,也就沒有相容性問題(有些應用程式可能在新版系統無法正常使用)。
by Pseric
每次要更新或升級 macOS,我們會透過 Mac App Store 下載、獲取安裝程式,這也是官方文件中列出的最簡單方法,但可能很少人會在更新後將主程式留著,若要降級、回到更早以前的舊版本,就必須從網路上找 macOS 安裝主程式。通常我會傾向從官方提供的下載點來獲取安裝程式,也避免中途可能被「加料」或放進其他非主程式應該有的東西,之前就曾介紹過 Windows and Office ISO Downloader 可從微軟官方網站下載 Windows 安裝程式,對於需要重灌電腦來說會很有用。
by Pseric
by Pseric
App Store 好像時常被許多人詬病,例如無法在網頁上搜尋,還蠻不容易發掘一些好的應用程式,因此有國外網友開發出「Fnd.io」做為蘋果 App Store 和 iTunes 搜尋引擎,雖然是第三方服務但還算堪用,至少能暫時解決沒有網頁版搜尋功能的需求;另外我還介紹過「Retro App Store」也就是復古應用程式商店,如果你想追求更簡約、速度更快的商店,那麼這服務或許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