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服務都採用「訂閱制」(Subscriptions)收費方式,不同於傳統上一次支付大筆金額買斷,而是在需要使用時才付費,好處是藉由小額付款提高使用者付費的意願,另一方面也更加彈性,讓開發者持續獲得資金以維護軟體或服務的開發更新,訂閱制通常會有一次性支付較長時間以獲得折扣優惠的銷售模式,對於老客戶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科技新知
AllMyLinks 在單一頁面整合不同社群網址,無廣告可自訂網域名稱
Acrobat web 線上服務提供 PDF 轉檔、編輯、壓縮和簽名等常用功能
去年介紹了「Pdf.new 開啟 Adobe Acrobat 線上轉檔 PDF 格式,可加入簽名或填寫文件」或許大家還有印象,這是 Adobe 和 Google 網域名稱後綴 .new 合作的網址應用,將一些使用者很常用到的功能變成好記的網址,像是 Pdf.new 線上將文件轉為 PDF 格式;Create.new 開啟 Adobe Spark 建立好看的社群宣傳圖片,完整的應用列表可以在「Do Something .new」網站找到,如果平常會用到線上工具,可以從捷徑清單找找看有沒有列在裡面。
要丟回收或一般垃圾?回收大百科教你 101 種常見垃圾該如何處理
現在很多社區都會有自己的資源回收室,在丟垃圾前會先進行分類,將可回收物品放到正確垃圾桶,除了有效降低垃圾量,更重要的是讓一些可再被利用的垃圾回收再生,減少資源浪費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過我曾經遇過幾次不確定某個垃圾能否回收、或是應該要丟到那個回收類別的窘境,腦中也會浮現「如果直接丟一般垃圾會污染環境吧?」的想法,若有個能教大家常見垃圾應該怎麼處理的網站會很實用。
PlayStation 玩家 2020 年度回顧,顯示贏取獎盃、最常玩的遊戲和遊玩時數
大家經常使用的 Facebook、Instagram 社群網站都有回顧功能,會顯示幾年前的今天有發表過什麼照片或貼文,是一個提醒使用者不忘記生命中重要時刻的方法;Spotify 和 Apple Music 則會提供個人化年度回顧,統計這一年來你最常收聽的歌手、曲目或是音樂類型,也能知道最流行的藝人和音樂專輯等資訊,這些設計都讓用戶更難以割捨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科技服務或工具,個性化回顧也有一種專屬於你的感覺。
Adobe Account Access 登入時手機跳出通知,點選快速驗證免密碼
如果搜尋一下 Have I been pwned 或是資安相關新聞,會發現 Adobe 算得上是資料外洩的常客,被竊取的用戶個資不計其數,後來我乾脆在不同服務使用不同密碼組合,並且盡可能將兩步驟驗證或多重驗證功能打開,搭配上驗證碼產生器或是手機簡訊讓防護強度最大化,即使某個服務密碼外流也不用立即將所有密碼改掉,至於現在有些搭配應用程式驗證的方法也可做為參考。
開啟 Telegram 兩步驟驗證,手機接收簡訊後需再輸入靜態密碼才能登入

現今大多數的網路服務或應用程式都會提供兩步驟驗證防護,也就是在傳統的密碼驗證以外加上一道驗證碼機制,而驗證碼可能會透過 Google Authenticator 產生(或是應用程式本身就有驗證器,例如 Facebook),也能選擇以手機簡訊接收,而安全性最高的驗證方式不外乎是 YubiKey 實體金鑰,不過不是所有服務都支援,現階段來說只要在網路服務啟用兩步驟驗證就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
開啟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睡眠索引標籤,最大幅度節省硬體資源使用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去年推出後獲得非常好的評價,現今市占率不斷提升,一年後已快成為第三大瀏覽器(第一名 Google Chrome,第二名則是 Safari),即使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核心,卻比 Google 瀏覽器還要輕巧,而且使用時也不會有太過耗費系統資源的情形。更重要的是 Edge 瀏覽器可直接下載安裝 Chrome 擴充功能,如果要轉換瀏覽器就能很無痛轉移,對於 Google Chrome 來說最大特色是有很多很好用的外掛,既然可以相容於 Edge 瀏覽器就沒有不試試看的理由。
No More WhatsApp 提供更直覺的 WhatsApp 對話記錄備份瀏覽工具

在 2012 年 2 月 8 日後如果使用者不同意 WhatsApp 新的使用者條款和隱私政策,Facebook 將停止用戶繼續使用 WhatsApp,這也表示必須同意將資料共享於臉書公司,因為牽涉到的資料範圍相當大,若是不想要把資料共享,記得期限前參考「WhatsApp 強制與 Facebook 共享資料,刪除帳號、備份匯出對話記錄教學」刪除原有資料,更重要的是 WhatsApp 原有資料可以匯出,需要的話刪除前請先手動備份。
WhatsApp 強制與 Facebook 共享資料,刪除帳號、備份匯出對話記錄教學
這幾天最熱門的話題是 WhatsApp 更新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將在二月以後把使用者資料與母公司 Facebook 共享,包括 WhatsApp 帳戶資訊、電話號碼、服務相關訊息、跟其他人與企業互動資訊和 IP 位址定位等等,以前還能手動禁止 WhatsApp 將你的資訊與臉書共享的選項也被移除,如果二月八日以後不同意新的服務條款可能影響使用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