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 WhatsApp 更新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將會把使用者資訊與母公司 Facebook 共享而掀起一波抵制和逃難潮,這和當初收購的承諾背道而馳,原有用戶開始尋找一個更重視安全隱私的替代方案,如果你曾經是 WhatsApp 使用者但不想繼續使用,我也寫了一篇「WhatsApp 刪除帳號、備份匯出對話記錄教學」文章,目前看來是阻止資訊被 Facebook 共用的唯一解答。
macOS
Malist 在 Safari 瀏覽器整合聯絡人,從下拉選單快速搜尋複製 Email 地址
之前提到我最近回去使用了一段時間的 Safari 瀏覽器,對於 Mac 用戶來說 Safari 瀏覽器具有相當好的效能、安全性和省電表現,也因此適合 MacBook 以續航力考量的情境使用,不過我仍遇到一些問題,像是開新分頁時標籤顯示於最後方更接近 Chrome 使用習慣,或是好用的瀏覽器外掛其實沒有對應的 Safari 延伸功能,在轉換瀏覽器時稍嫌不太順手,所以遇到不錯的 Safari 外掛我都會考慮付費支持,因為可能也沒有其他選擇。
Adobe 提供 Flash Player 解除安裝工具 Windows、Mac 使用者需下載移除

曾經有一段 Flash Player 叱吒風雲的歲月,大家在上網時無論瀏覽影片、線上遊戲都和這項技術脫離不了關係,不過隨著各種技術演進和發展,Flash 已經走入歷史,逐漸被 HTML5、WebGL 和 WebAssembly 等較新的技術取代,老舊程式碼潛藏許多漏洞,也容易成為駭客目標,現今瀏覽器已經預設不載入 Flash 功能,使用率逐年下滑,以往很流行的小遊戲或影片也將成為回憶。
Mimestream 在 Mac 實現最佳 Gmail 使用體驗,兼具速度和效能郵件應用
有段時間我一直在尋找 Mac 上最好用的郵件應用程式,無論是付費版 Airmail 或提供免費方案的 Spark 都曾經是我的選擇,我使用 Microsoft Outlook 後很滿意,當時瀏覽器也剛好使用新的 Microsoft Edge(不得不說 Edge 在 macOS 上效能和省電表現都非常優異),平常幾乎不會用到 Office 365 ,為了使用 Outlook 就決定付費訂閱。對我來說郵件不需要太多複雜功能,只要可以安安靜靜運作,打開後介面設計看起來舒服就好。
在 Mac 使用 Google 瀏覽器很吃資源很耗電?或許你該考慮將它完整移除

這幾年每當遇到 Mac 使用者,我都會很習慣問個問題:你是使用什麼瀏覽器?有一部分的人堅持使用內建的 Safari,儘管我覺得實在是怎麼用都很不順手(後來我找到讓 Safari 開新分頁自動顯示在最後方的小技巧,又用了一陣子的 Safari);大多數使用者會尋找更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瀏覽器,比較常見的像是 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 或 Mozilla Firefox ,這些主流瀏覽器在 Mac 都有對應版本可供下載使用,相較於內建的 Safari 來說也有更多擴充功能選擇。
Pictogram 修改自訂 Mac 應用程式圖示,也能快速回復預設值
前幾天介紹過「macOS Big Sur 風格免費圖示下載,超過 1500 個可替換的 icns 圖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嘗試過了呢?就如同我在文章提到的 macOS Big Sur 有全新風格變化,因此在應用程式部分就要等待開發商進行更新,才能使這些應用程式圖示維持相同設計。在此之前使用者先搜尋可供替換的應用程式圖示,取代原有圖示,讓 Dock 工具列看起來更協調,這些操作可以直接在 Finder 進行並不會太過複雜。
Screenity 整合螢幕錄影和註解工具,強大瀏覽器擴充功能推薦
有時候會需要錄製電腦螢幕畫面,可能是介紹產品、操作教學或是製作數位課程,也會搭配攝影機和麥克風進行講解,就要尋找一款適合自己的螢幕錄影工具。現在有不少瀏覽器擴充功能就能做到這些事,而且操作上很簡便,例如:Screencastify 兼具螢幕錄影、同步錄音和攝影機畫面;或是 ScreenApp.io 和 Loom 都是非常好用的錄影工具。我以前有遇到需要錄製螢幕轉為影片時會使用 Screencast-O-Matic,很容易上手而且錄影品質還不錯。
macOS Big Sur 風格免費圖示下載,超過 1500 個可替換的 icns 圖案
如果你還有印象,之前我寫過一篇「Discipline 採用 macOS Big Sur 風格設計 100+ 常見應用程式圖案」文章介紹,因為在 macOS Big Sur(版本 11.0)更新後會有全新設計的使用者介面,包括半透明介面和新的圖示設計風格,號稱是 Mac 有史以來最大更新,一升級後會明顯感受到畫面變得很不一樣。當然新的系統圖示部分已經全數換新,但有些第三方應用程式或軟體仍維持原有圖示,如果把這些新舊圖示放在 Dock 或是啟動台(Launchpad)會出現不太協調的感覺,因為 Big Sur 使用方形圓角圖示,舊版則是使用圓形圖示。
小技巧:讓 Safari 開新分頁自動顯示在最後方,更接近 Chrome 使用習慣
雖然我是相當資深的 Mac 使用者,但除了測試其實很少使用 Safari 瀏覽器,主要還是以 Google Chrome 和新版 Microsoft Edge 做為日常使用,操作上較為習慣,而且也有大部分我會用到的擴充功能。不過使用 Mac 的朋友一定知道內建 Safari 瀏覽器有許多優點,像是更好的速度、效能而且也更省電,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想回到 Safari 繼續嘗試一段時間,看看有沒有可能讓自己習慣 Safari 瀏覽器。
小麥注音 1.0 支援新版 Mac 硬體架構,輕巧快速注音輸入法推薦下載
我曾在七年前寫過一篇「小麥注音:一款輕巧、簡單的注音輸入法」介紹,事實上 Mac 好用的注音輸入法並不多,撇開內建輸入法切換太慢等問題,Yahoo 奇摩輸入法可能是許多人心中的第一名,即使很久以前就已經停止更新,還好後來有國內開發者將它重新打包釋出,未來在 macOS 新版就不會出現無法正常安裝的問題。如果你也喜歡快速、輕巧、操作簡單而且沒有太過複雜選項的注音輸入法,小麥注音是個更好的選擇,其他還有像是鼠鬚管輸入法或需付費購買的自然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