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時常會接觸各種瀏覽器,從最早使用 Google Chrome、Apple Safari 到微軟新的 Microsoft Edge,不得不說 Edge 在 Mac 確實有非常好的效能及瀏覽體驗,也比 Google 瀏覽器更節省資源,不過當時尚未對 M1 版 Mac 進行最佳化(二月後微軟已經釋出在 Apple 晶片 Mac 運作的版本),我就先改用 Brave 瀏覽器,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做為瀏覽器核心,可直接使用現有的擴充功能,且具備自動封鎖、阻擋有害廣告和追蹤程式的特性能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與隱私保護。
GitHub
Dev Fonts 適合開發者的免費字型下載,線上套用字型預覽程式碼效果
一般的純文字編輯器不一定適合編寫程式碼,透過專業的程式碼編輯工具可針對程式語言上色,在閱讀時更省力,也減少因為誤判造成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使用等寬字型(Monospaced Font)閱讀程式碼,有一些字型專門為程式碼編輯器或終端機工具設計,像是微軟的 Cascadia Code、JetBrains Mono、Iosevka 或是 Hack 等等,或許你也有自己慣用的等寬字型。如果想找找其他選項,Programming Fonts 收錄 50 種最適合寫程式的字型也能線上比較。
從 Microsoft 下載 Windows 10 任何版本 ISO 或製作 USB 隨身碟
Windows 10 在 2015 年正式發行,維持著大約每半年發布一次功能性更新的頻率,不定時發布安全性更新或其他更新,就我所知有不少使用者會停留在自己習慣使用的版本,不一定會在新版本推出時第一時間升級上去。如果知道每個版本都有其生命周期,跟著 Windows 10 發布策略會是比較好的作法,也能讓系統保持在較安全、有效率的狀態(這是理想的狀況)。假如你在升級到新版遇到問題,可能會需要將系統退回到舊版,或者你想在重新安裝時選擇特定的 Windows 10 版本,應該怎麼做呢?
小麥注音 1.0 支援新版 Mac 硬體架構,輕巧快速注音輸入法推薦下載
我曾在七年前寫過一篇「小麥注音:一款輕巧、簡單的注音輸入法」介紹,事實上 Mac 好用的注音輸入法並不多,撇開內建輸入法切換太慢等問題,Yahoo 奇摩輸入法可能是許多人心中的第一名,即使很久以前就已經停止更新,還好後來有國內開發者將它重新打包釋出,未來在 macOS 新版就不會出現無法正常安裝的問題。如果你也喜歡快速、輕巧、操作簡單而且沒有太過複雜選項的注音輸入法,小麥注音是個更好的選擇,其他還有像是鼠鬚管輸入法或需付費購買的自然輸入法。
WebPQuickLook 讓 macOS 預覽程式支援 WebP 圖片格式
.new 加入兩百個全新網址,整合常用服務解決各種日常工作需求
2018 年底 Google 推出全新網域名稱後綴 .new
並做了很有趣的應用,我在「Google Docs 使用 .new 網域名稱快速新增文件、試算表和簡報」一文有簡單介紹,事實上這個後綴並沒有開放一般用戶申請,純粹是為常用網路服務建立新的快捷方式,只要在網址列輸入特定單字加上這個後綴就能快速執行某項功能,有點類似快速鍵,當然一定要簡短好記才不用每次都要經過搜尋來解決特定需求,例如輸入 doc.new、sheet.new 和 slide.new 就能透過 Google 快速建立文件、試算表或是簡報投影片。
下載 Yahoo! 奇摩輸入法 64 位元安裝程式,可在 macOS Catalina 正常使用
從很早以前就習慣在 macOS 使用 Yahoo 奇摩輸入法(內建注音輸入法很難用),中途有一度轉換到小麥注音,後來還是比較喜歡 Yahoo 輸入法的手感和速度表現。雖然 macOS 10.15 Catalina 以後不再支援 32 位元應用程式,但是 Yahoo 奇摩輸入法其實是 64 位元應用程式,也就是說即使現在已停止更新,它依然可以在接下來的 macOS 系統正常使用。如果你之前已經安裝過此輸入法,更新 macOS 後依然可以使用,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Ping 透過瀏覽器即時測量延遲反應時間,支援 HTTP 和 WebSocket
遇到網路有點卡、不確定能不能正常連線時,我都會習慣在指令列輸入 ping
來看看是否可以找到某個遠端伺服器,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超級好用的指令,可以知道連結到某主機或 IP 位址的延遲時間或封包遺失率(俗稱掉包),當然延遲越低代表反應時間越短,從封包遺失也能知道網路品質好或不好,正常情況下回應時間不應該過長或是超時(Timeout),封包也盡量要能完整遞送接收。
NTFSTool 讓 Mac 也能讀取和寫入 Windows 的 NTFS 檔案系統
htaccess tester 設定檔語法檢查工具,測試伺服器 Rewrite 寫法是否正確
如果有使用 VPS、獨立主機(Dedicated Servers)或雲端主機架設過網頁伺服器,一定對 Apache 不陌生,當今有很多自動化的安裝設定工具,例如 ServerPilot 或 RunCloud 等等服務,可能比較少接觸到伺服器的設定檔,但一定會遇到相當重要的設定檔 .htaccess
。簡單來說,這是 Apache 檔案目錄系統設定檔的預設檔名,比較常應用在設定網址重寫(URL Rewrite)或是一些安全權限管理,例如在「11 個強化 WordPress 網站安全的 .Htaccess 設定技巧」就有不少設定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