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dge 瀏覽器去年推出後獲得非常好的評價,現今市占率不斷提升,一年後已快成為第三大瀏覽器(第一名 Google Chrome,第二名則是 Safari),即使它一樣是使用 Chromium 核心,卻比 Google 瀏覽器還要輕巧,而且使用時也不會有太過耗費系統資源的情形。更重要的是 Edge 瀏覽器可直接下載安裝 Chrome 擴充功能,如果要轉換瀏覽器就能很無痛轉移,對於 Google Chrome 來說最大特色是有很多很好用的外掛,既然可以相容於 Edge 瀏覽器就沒有不試試看的理由。
Microsoft
switching.software 收錄主流軟體網路服務替代方案,更具隱私安全新選擇
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逐漸被各種科技產品和網路服務包圍,這幾年開始有人意識到「隱私」的重要性,2018 年歐盟制定《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就是對個人資料和使用者隱私進行更完整的保護,大多數企業也都開始遵守這項規定。世界級企業無時無刻都在收集大量的使用者紀錄,也經常被人詬病,之前介紹過「如果這世界沒有 Google,No More Google 提供你完整谷歌服務替代方案」就是提供其他更注重於隱私和安全性的服務選擇。
Microsoft Edge 內建網頁擷取功能,快速截圖加入附註標示匯出 Jpeg
因為工作需要我每天都會用到螢幕擷取工具,以前多半是使用 TechSmith 的 Jing 做為首要選擇(後來已經以 TechSmith Screencast 替代),搭配上 Skitch 進行標註或是馬賽克處理,後來對 Mac 更熟悉就改用內建的擷取功能,內建的拍攝截圖工具可以變更預設檔案儲存格式、自動儲存路徑和快照檔名,搭配上 iCloud 或是其他同步工具就能在多台電腦間進行寫作。如果你平常比較沒有擷圖需求,但偶爾又需要保存網頁畫面的話,可以參考接下來要介紹的瀏覽器內建擷圖工具。
從 Microsoft 下載 Windows 10 任何版本 ISO 或製作 USB 隨身碟
Windows 10 在 2015 年正式發行,維持著大約每半年發布一次功能性更新的頻率,不定時發布安全性更新或其他更新,就我所知有不少使用者會停留在自己習慣使用的版本,不一定會在新版本推出時第一時間升級上去。如果知道每個版本都有其生命周期,跟著 Windows 10 發布策略會是比較好的作法,也能讓系統保持在較安全、有效率的狀態(這是理想的狀況)。假如你在升級到新版遇到問題,可能會需要將系統退回到舊版,或者你想在重新安裝時選擇特定的 Windows 10 版本,應該怎麼做呢?
Microsoft Forms 微軟線上表單服務,收集資料或製作測驗更方便
Speak Reader 文字轉語音線上閱讀器,同步閱讀聆聽更快理解
常見的瀏覽器都會提供閱讀器模式,可依照使用者閱讀習慣自訂配色、文字大小、間距或文章呈現方式,排除掉頁面上不相關或可能干擾閱讀的區塊(像是廣告或是其他功能),讓我們在閱讀時能更快更有效率。有些閱讀器還會內建朗讀功能,可以將文字轉為語音念出,搭配上文字閱讀器使用時可以非常輕鬆閱讀和理解內容,各種優勢淺而易見。
Microsoft Edge 推出全新擴充功能商店,安裝 Chrome 外掛強化瀏覽器功能
微軟今年初推出全新的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最大特色是使用和 Google Chrome 相同的 Chromium 核心,兼具速度、安全和易用性,也可在電腦和行動裝置使用,無論新使用者或是從 Google Chrome(或其他相同核心的瀏覽器)轉換都能輕鬆上手,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和 Chrome 可以共用擴充功能,直接從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下載外掛,對於兩大瀏覽器陣營豐富的應用程式商店來說 Edge 也算是換了一個方式重返競爭(而且市占率緊追在 Firefox 之後)。
如何手動更新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微軟在今年初推出全新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最大不同是將原有的 Edge 瀏覽器打掉,直接使用 Chromium 做為瀏覽器核心,也意味著新的 Microsoft Edge 支援 Google Chrome 現有的擴充功能資源,使用者在日漸肥大的 Google 瀏覽器以外又多了一個新選擇。我後來就將平常慣用的瀏覽器換作 Microsoft Edge,雖然使用的引擎相同,但在介面設計和操作感覺上好像又更好一些(也有人說是因為 Microsoft Edge 還沒被大改,比較像早期 Google 瀏覽器)。
Calndr 產生加入行事曆連結,支援 Apple、Google 點選快速帶入活動資訊

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很多,為了妥善管理時間、避免遺漏任何行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習慣的提醒方式,例如加入行事曆或待辦事項。除了實體的月曆桌曆,手機行事曆也是非常好用的工具,我也都會順手把要參加的活動、會議或是行程新增到手機提醒。如果你想建立一個活動,邀請其他人參加,避免大家忘記時間應該要附上快速加入行事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