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去年開始有了登山健行的習慣,沿路就會邊走邊看些路邊的花花草草,不過對於植物的知識很薄弱,說得出名字的寥寥可數,還好現在手機很方便,只要拍照就能辨識、提供植物資訊,也是一種提升體能又兼具增加知識的好方法。之前推薦一款「IMOMO 植物識別:上傳圖片或使用 LINE 快速辨識超過兩萬種植物」主要是透過網頁、LINE 運作,好處是不需要額外下載應用程式,但在操作上可能就沒那麼方便。
本文要推薦「PictureThis」是手機應用程式,目前收錄 17000 種在地物種、超過 400000 種全球物種,主要功能是協助使用者快速辨識植物,並提供植物相關資訊,例如花朵與果實的特徵、照護技巧、做法和常見疑難雜症。
比較有趣的是 PictureThis 還會檢查植物是否有病蟲害、雜草等問題,也會建議可用於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但如果只是單純想要拿來辨識花卉植物名稱、用於增長知識的話也很有用。PictureThis 還有識別鳥類、昆蟲的附加功能。
要注意的是 PictureThis 基於一個龐大的雲端植物資料庫,因此辨識過程需要連上網路,不過在離線時拍攝的照片會先被儲存在「我的植物」中,等待網路恢復連線時就會進行識別。透過手機內建的相機拍攝照片,亦可在應用程式中選取進行辨識,即使不是當下馬上打開 App 辨識也沒問題。
網站名稱:PictureThis
網站鏈結:https://www.picturethisai.com/zh-tw/
免費下載 PictureThis App:下載 iOS 版、下載 Android 版
使用教學
從 PictureThis 找到應用程式的下載鏈結,以下使用 iOS 版本做為範例。
第一次使用時會詢問是否要免費試用 PictureThis Pro(付費版),如果點選繼續,會有前七天免費、之後每年支付 890 元費用,相較於每月訂購只需 60 元來說好像還更貴一點。免費版 PictureThis 會有每日辨識次數限制,並會出現升級提示,更多的個人化和專業功能必須升級才能使用,例如:
- 植物病害診斷與治療建議。
- 個人化養護計劃。
- 有毒植物警告。
- 雜草識別與管理建議。
- 專家資訊。
我建議先免費試用一下,看看有沒有符合自己需求,但記得先到「訂閱項目」把自動續費關掉以免被扣款。

接著會有 PictureThis 應用程式的功能介紹和拍攝技巧提示,簡單來說就是植物拍攝的距離不要過近或太遠,也不要包含太多不同的植物品種,有可能會造成識別的結果錯誤。

我將拍攝的植物照片上傳、PictureThis 就會顯示出識別結果,非常快速而且準確。
在辨識結果會有植物的學名、別名以及相關照片,也能看到植物的各項資訊,包括成熟特徵、花朵和果實,其他像是植物生長的最大高度、擴展範圍、葉子顏色和形狀,以及種植期都有,可以幫助使用者長知識。

切換至照護技巧後會有關於植物的養護指南,對於要栽種植物來說會很有幫助,特別是在照顧難度、韌性方面,提供直觀的特性,也有詳細的做法(包括澆水和施肥頻率等等),此外,還會有常見的疑難雜症,像是容易出現的疾病問題。

有些植物在辨識後會顯示「可能會有病蟲害」,點選後還可以查看病蟲害原因、症狀和解決方法,PictureThis 不單純只是植物辨識工具,更像是將植物專家隨身帶著走喔!

付費升級 PictureThis Pro 後就沒有植物辨識次數限制,此外,應用程式還可以識別有毒植物、樹木、年輪、鳥類和昆蟲等等,下面右圖是使用 PictureThis 辨識鳥類後顯示的結果,也會顯示出鳥類學名、別名和相關圖片,讓使用者再次確定看到的是不是相同的物種。

關於 PictureThis 更多的功能我就不做詳細說明,畢竟應用程式內建中文介面,其實在使用上並不會太困難。
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按下試用,記得到訂閱項目將它「取消免費試用」(取消後依然可以用到過期為止),否則到期後就會自動續費,這也是很多人在試用時會不小心被坑的地方,不過終歸一句話就是仔細閱讀各項說明。

值得一試的三個理由:
- 快速拍照上傳,立即得知植物名稱及完整資料
- 辨識植物健康狀況,提供治療與管理建議
- 不僅辨識植物,還能辨識鳥類、昆蟲,拓展自然知識領域